第925章 那是83年埋的雷-《冲出四合院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话说,自从深城和平学院周边加强保卫力度后,别说那些富太太,就连唐仁一家都进不去了。

      唐家进不去,只能怪他们不听劝,放不下镁国那边的生意。

      唐明虽然能理解张和平与那边警卫的做法,但接受不了这么疏离的现实,便少了去深城的欲望。

      上次若不是张兵住院,四女儿唐欣给他打了个电话,唐明都不会去深城。

      今晚,应大儿子唐仁的要求,他才勉为其难过来,应付那些不停询问寿元120药剂相关问题的人。

      唐仁组织这场晚宴,除了打听国内芯片、手机生产的事,还想探听再生修复液的实验进度,以及后续的商用计划。

      有个词叫“老糊涂”,唐仁现在就是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  他跟唐欣打过电话,询问过这方面的事。

      唐欣当时按照张和平提前教的,劝这个大哥不要打听再生修复液,也别插手任何生意,当个富家翁就行了。

      可这家伙跟他老爹一样,人越老越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,结果就被盯上了,怀疑他勾结镁国佬。

      要怪就怪他们家在镁国的业务铺得太大,他在港岛太过活跃!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张和平这次没带老婆、孩子去西陕,主要是他要参加试飞,不想让家人太过担心。

      当然,不带家人过来,很多事情都会方便些。

      就像这天晚上,他坐着国产实验客机飞抵南湖省,接连去了300厂、310厂、330厂,评测它们是否拥有量产航空发动机的能力。

      这三家工厂对外的名字,分别是五一机械厂、五二机械厂、五三机械厂。

      其业务,分别涉及精密齿轮、转动装置、发动机叶片等等。

      张和平一言不发的在山区工厂考察了三天,回到星城银河酒店休整时,才在随后的视频会议上,提出他的看法。

      “山区,交通不方便!”张和平没有一来就说能否量产,而是提出了现有问题,“虽然发动机的零部件是合金、复合材料打造,有较强的防撞能力,但谁都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出问题。”

      “所以,我建议在运输前,加强零部件的防护包装。另外,给三家工厂修一条柏油路出来,对接南湖去西陕的高速公路。”

      张和平说完这句话,陪在一旁开会的南湖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  此前,他们一直在担心张和平提出迁厂,尤其是从南湖迁出去。

      迁厂虽然花费巨大,但迁往省内其他地方,南湖也能咬牙接受。

      如果把那3家明显要起飞的三线厂迁走,那就让当地接受不了。

      “柏油路没问题,我们争取3天内拿出道路建设计划!”南湖领头参会的老者说着,还朝张和平笑了笑,像是在感谢。

      张和平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三家工厂的人员需要调整一下!”

      “我只去转了3天,就发现了其中的人事问题,我不信其他人看不见。”

      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,就把制造任务交给其他军工厂。”

      张和平虽然没有明说,但参会的大部份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问题,尤其是那3家机械厂派来参会的代表。

      “然后是厂房问题!”张和平皱眉看向那3家机械厂的代表,“厂房的相关标准,我之前跟你们厂的工程师说过,当时还让人带他们去参观了深城和平汽车厂的车间。”

      3家机械厂的代表不敢跟张和平对视,目光正游移不定之际,只听音响中传来一道严肃的声音,“新厂房的建设费用已经下拨,请张顾问放心,我们会跟进厂房这个问题,人事问题也会认真讨论处理。”

      张和平再次点头,没去深究那笔建设费用下拨到了谁那里,接着说道:“你们通知各厂的工程师自查,有几台加工设备存在问题,这是我亲自过来的主要原因!”

      “需要提醒你们一下,因为那几台设备加工出来的问题零件,导致国产大客机量产计划推迟!”

      “虽然问题设备不是你们制造的,但你们在验收设备的时候不仔细,在质检的时候没严格把控质量,严重影响测试客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,更是留下了安全隐患!”

      张和平说的问题,一个比一个严重。

      尤其是最后一个设备问题带出的产品质量问题,更是一个致命问题。

      “张顾问放心,我们明天就派督察组过去驻厂督办,保证尽快处理相关问题。”音响中再次传出声音,说话的人是一个严肃的中年男子。

      “我发现的问题就这些,接下来请严经理介绍一下大客机的市场前景!”张和平说完,就把桌麦移到了右边去。

      这三家三线厂的效益一直不太好,尤其是削减军费开支的那些年。

      他们本来都要军转民了,结果张和平拿出来了一堆飞机资料。

      国内为了尽快变现资料上的飞机,就大范围分派了生产任务,这三家厂因此又进了国家队。
    第(2/3)页